这一场伏击毫无悬念,在鬼子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哪怕他们的人数是特战队的四倍多也没有用。
第一波手榴弹就让小鬼子伤亡了近四分之一的兵力,之后冲锋枪的乱枪扫射,又令小鬼子的三分之一领了盒饭。
鬼子刚想要反击的时候,不想一枚枚手榴弹却再度光顾了他们。小鬼子根本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
曾经有一位将军说,在开战的时候一鼓作气打光所有的炮弹是愚蠢的。
但事实上, 倘若能一击必杀,在以优势火力覆盖后会减少伤亡,少死很多人。
当然了,倘若他的士兵足够多,而且甘心情愿的去送死,那便另当别论了。
但在端午的心里,他士兵的生命比那些死物重要多了。
因为再先进的武器装备都需要用人去使用他。而当一个部队损失一半的兵力以上, 即便再补充新兵进来,其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
而这也是端午为什么经常说那么一句话, 将鬼子杀到青黄不接为止。
当鬼子的老兵伤亡过半之后,新兵的战斗力只能越来越弱。所以不能给鬼子任何喘息的机会。
战争其实就是一场消耗战,消耗的不仅仅是武器装备,而还有训练有素的士兵。
淞沪会战之后,中国军队为什么打的那么被动,除了一些客观因素以外,主要的就是因为在淞沪战场,一些非常有经验,战斗力强的部队被打残了,部队伤亡过多。
退下来之后,虽然有兵员补充,但是补充的兵员质量参差不齐。于是对日作战越打越被动。
不过端午的独立团除外,端午总能从一支部队中找到老兵补充到了自己的独立团。
当然了, 这些都需要雄厚的资本。倘若没有钱, 在现在这种混乱的局面,是没有人会跟着你的。
所以越是在这种时候老兵越珍贵,更何况又是老兵中的精英。
端午是不会让他们死掉的,哪怕因此付出大量的弹药。
于是就在独立团勐烈的射击中,小鬼子四百多人就跟豆腐做的一样。
小鬼子没有什么可怕的,在遭遇到了凶悍的火力压制后,他们与在炮火中的中国军人没有什么两样。
或许在这种时候他们的武士道的确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在全面的火力压制之下,那点武士道精神只能令他们更快的送命罢了。
战斗很快便结束了,而好不容易逃到车队尾端的吉川少将,也看到了车队尾端鬼子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