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健的模具还没有弄好,卫允的简易灶台倒是先搭好了,锅也架上去了。
此时小卫氏也将午饭给弄好了,菜弄的比较简单,一个韭菜炒鸡蛋,一个清炒油菜,还有一份蒸腊肉。
自从卫允提了一嘴,想要吃些新鲜的蔬菜,自家地里那些刚冒头没多久的油菜就遭了殃,基本上每隔几天小卫氏都会去掐一把回来。
两荤一素,在配上自家香喷喷的大米饭,三个人吃正好。
卫允吃了两大碗,丁健吃了三碗,小卫氏吃的少些,只有一碗,卫家的饭碗可不是后世那些巴掌大的小碗,而是那种约有成人一捧大小的海碗,分量很足。
午饭过后,卫允又让卫氏把那二十斤的猪板油给熬出来,他则是在灶下帮忙烧火,丁健继续去院子里头鼓捣模具。
板油切成一寸左右的小块,倒入锅中,加水,然后慢慢的熬煮,一个时辰之后,二十斤猪板油分两次熬完,装了慢慢两大坛子。
炸出来的油渣则是被小卫氏用簸箕装了起来,挂在灶上,等晚上的时候用来包饺子或是做菜吃。
卫允则抱着一坛子的猪油去了后院,又从灶底弄出来不少的草木灰,连这今日买回来的熟石灰和硝石一道搬去了后院。
丁健的三十个模具也弄好了,而且趁着两人熬猪油和搬东西的时间,又按着卫允所说的,用两块一尺宽,三尺长,三寸厚的木板做成了两个大模具。
两种模具整整齐齐的摆在了后院的屋檐下。
卫允让丁健烧火,往两个铁锅之中倒入适量的水,烧热之后,则分别往两个铁锅之中倒入两斤左右的猪油。
卫允则是像草木灰倒入水中,搅拌均匀之后,又用细纱布将其中的杂质过滤一遍之后,将变得清澈了许多的草木灰水缓缓的倒入了两个铁锅中,用文火蒸煮,同时不断地搅拌。
皂化反应需要的温度其实不用很高,约莫四五十度左右就可以了,只是以卫允如今的条件,也没法进行精准的控制,只能大概的估算,两个铁锅之中,其中一个直接撤去了柴火,只用些许的炭火来控制热量。
而另外一个则是用文火慢慢的熬制,等结果出来之后一对比就知道哪一种温度更加适宜了。
没办法,如今条件简陋,也只能通过这样简单的对比来找出最适宜的温度。
等到皂化反应结束之后,两个铁锅之中,都被一层淡黄色的粘稠液体所覆盖。
卫允和丁健两人便分别将两个锅中的液体舀出,分别倒入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