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隼深感有理,采纳方宏意见,也的确推出了一些惠民之策,此外,若真有太过过分的不法之事,阿史那隼也为做主惩罚突厥子民。
更重要的是,方宏的的确确组建军队了,目前人数为三万,几乎是泰原城目前的大半青壮。
若说前头几项还很可疑,但仅凭最后一项,周少瑜就确定了,这里头肯定有猫腻。
兵法有云,好战必亡。
军队的人数,和辖下实际管理的人口,是有很大关联的,就好似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那典型就是自己玩死自己,统共才多少人口,愣是打肿脸充胖子招募士卒号称军事强国,结果呢?都不用人怎么打,自己就垮了。
是以,但凡方宏是真心要为阿史那隼发展实力,就不可能招募人数这么多的军队。这都已经彻底失去平衡了。
因为经历了战乱,泰原城内依旧显得残破,好些百姓都住在破破烂烂的房子里,屋顶各种‘补丁’也不能完全阻止漏雨。
街上的青壮很少见,即便看见一个,也是痞气十足,看见巡逻的突厥兵丁便点头哈腰,一转身就对平民百姓耀武扬威。
任何时代不会缺乏这种让人恶心痛恨之人,到也不怎么稀罕,亲眼见过好几次朝代更替时期的周少瑜,也没有太多的触感。
日子本就艰难,百姓过的很苦,还要受人压迫,更是生不能死。阿史那隼颁布的所谓惠民政策,压根就没有实行到最底层来。大多人眼里,多是麻木或者隐藏的怒火。
也就是方家来人体察民情赈济的时候,才会多几分笑容。
不在沉默中消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周少瑜莫名想起这句话。
想想元朝,成吉思汗的确雄才大略,但那又怎么样呢?元朝对于汉人的强力管制程度,简直骇人听闻,汉人不仅等于牲畜的下等人,连名字都不能有,这是要断汉人的传承和根啊。
所以整个元朝,到处都能看到接连不断的起义,短短百年历史,就立刻被推翻。
没谁愿意被压迫,到了一个临界点,势必会举起大旗反抗。
无论怎么看,如今的泰原,就很有这么一种压抑感,若说明天就会发生动乱,周少瑜也一点不会觉得稀奇。
只不过自大的突厥人即便发现了也不会在乎这一点,他们数万骑军在此,区区一些下等百姓,又能掀出什么浪来。
周少瑜拿着折扇轻摇,嘴角微微扬起,原来,如此么?
实际管理泰原的可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