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的中央是一个环形的真空室,外面缠绕着线圈,在通电的时候托卡马克的内部会产生巨大的螺旋型磁场,将其中的等离子体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以达到核聚变的目的。
当然,这种反应堆模式虽然很高效,但是却跟王才手中的这个完全没有办法比,因为一个必须在最大的运转下散发着高温,然后把高温转换成电能,而王才手中的这个可是直接在常温中运行,甚至直接从反应堆里面转换了电能!
其中少了一步,或许在常人看来,这或许没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转换为电能,但是对于王才来说,这其中的知识量可是大到了天壤之别!
一个是热聚变,一个是冷聚变,两者根本就是不同的概念!
而最让王才兴奋的是,本来是用于热聚变的托卡马克居然运用在了冷聚变上,这其中跨越的知识那可是差了远了!
根据南安普敦大学的电化学研究教授马丁·弗莱西曼和米国犹他大学的化学教授斯坦利·庞斯曾设想,如果强行把两个氘原子核挤进一个容不下两个原子核的小空间,这两个氘原子核就有可能发生聚合。
而金属钯的分子结构便提供了适合这种要求的小空间,为此他们还制作了一个电解槽,电解槽里的重水中有所需要的氘原子,而电解槽的阴极是用钯制成的。
他们的假说是:电流从阳极向阴极的运动会迫使氘原子核从重水移入钯的晶格,从而在那里发生聚变。因为这种聚变将会是在接近室温的条件下发生,比起在极高温度下发生的聚变,它是“冷的”。
虽然理论很不错,但是他们的实验却以失败告终了,但是这种理论却无疑为王才提供了思路。
冷聚变,钯反应堆,托卡马克的环形容器,热聚变的外形,冷聚变的核心,两者相互结合,就是他手中的这个产物!
当然,理论终究是理论,只是在理论上行得通是不行的,要不然,冷聚变早就被别人给实现了。
小心的打开这个反应堆,找到一个开关,直接关闭了这个正在运行之中的反应堆,璀璨的光芒顿时消失不见,但是却让王才心安无比。
放下手中的工具,从橡皮手套里面把手抽出来,用手臂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双手更是在大腿的衣服上抹了两把,擦了一下因为紧张而不断冒出的汗。
随后的工作就好做了,直接拿着工具把这个小型反应堆卸成了碎片,凭借着那百分百开发的大脑,王才也是记住了拆装过程,不至于一会儿装不上。
随后就是制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