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那样子看着很是搞笑。
可就是这种搞笑的方式,也能让外国游客乖乖的把钱掏出来。
所以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国人做生意的本事。
即便如此,八十年代的潘家园的东西质量还算是“货真价实”。
最起码也是真材实料。
只不过一分钱一分货,价格便宜自然品质较为低劣。
就好像你去买玉石,玉石倒是没错,就是质量差了些。
当然放到几十年以后肯定是划算的,好歹也是一件玉器。
而到了九十年代,这里的商贩就开始“乱来”了。
粗制滥造的假货四处泛滥,塑料、特制胶水充斥其中。
那才是真正的“纯手工艺品”。
等到那个时候,来这里想要淘到一件好物件,已是难上加难。
其实来这里的人都知道,要想以低价淘到一个高价值的宝贝,基本是不可能的。
也只有像谭震这样开了挂的,才可能淘到自己心仪的宝贝。
而更多的人都只是买回去一堆形态逼真,古色古香的赝品。
那些在潘家园流传的“某人以低价淘到国宝”的传奇故事,也只是存在于小说中。
更多的可能是出于宣传的需要,达到吸引客源的目的。
潘家园日益增多的游客就是明证。
青年汉子住在附近的村庄里,跟房东一个院子。
至于为什么来农村租房子,自然是图的老乡家的房租便宜。
一间二十平米的房子一个月才2块钱。
厨房是公用的,院里头有一口水井,用水免费。
虽然位置偏僻点,条件还不错。
搁城里这么大的地,没有10块一月你别想租到,水费还得另掏。
谭震一路推着单车,跟在青年汉子的后面,边走边聊。
从闲聊中,谭震知道了青年汉子的名字。
他叫刘援朝,老燕京人。
父亲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留下了母亲和年幼的他们。
因为母亲没有工作,带着他和姐弟几个靠着给街道办工厂糊火柴盒维持生计。
日子过得十分艰辛。
等到他们慢慢长大,又遇上了国家那段特殊的年代。
当年他响应中央的号召去到了最遥远的西南边陲支援,返城后由于没有工作。
又不愿在家里白吃白喝,迫不得已跑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