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那若邓新岐后者便改换门庭,日后他在朝野之上难免落一个“易反易覆小人心”的评价,这种评价可是会跟随他一辈子的,成为他整个政治生涯的污点。
再者说,邓新岐此人并非翻脸无情之人,相反,他对于情义的看重强过在座的每一个人,赵焱本以为,顾仙佛失踪的消息一旦传到长安,第一个跳脚的应该是邓新岐,第二个才轮到罗敷那个死胖子,但是这次却是罗敷先急的找不着北,邓新岐那边却一直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的模样。
也是拿不准邓新岐的态度,赵焱这次大宴宾客的时候,才试探性地向邓新岐递出了请帖,邓新岐那边不仅收下了,还告诉使者说到时一定去。这个答复确实让赵焱迷惑了,虽然这是一件好事,但是赵焱天性猜疑,反而更放不下心。
昨夜赵焱就此事问过盱眙翁,后者笑了笑,只给出了“顺其自然”四个字。
今日吹花小筑小聚,邓新岐果然是如约而至,到了以后也不与旁人客套,自己拣了一个最偏僻的座位坐下,只顾埋头饮酒,却从不抬头参与宾朋中的高谈阔论中去。
听到太子问话,邓新岐这才抬起头,众人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邓新岐这个坐在尾座的年轻人的黝黑脸庞上。
面对这么多热情似火的注视,邓新岐不骄不躁,放下手里筷子,理了理袍袖,向太子遥遥施了一礼后才缓缓开口道:“新岐认为,徐公子此言不妥,殿下入主东宫久矣,与顾家不合亦是久矣,如今上天庇佑,殿下终于铲除心腹大患,现在的长安正当是消化吸收上一战役胜利成果之际,新岐认为,殿下应当避免再挑起事端,此刻事情静然发展下去,对殿下是最有利的,该着急该想有所作为的,应当是其他皇子才对,殿下只需做好守擂的的功夫就好,别的,顺其自然。”
好一个顺其自然。
赵焱心中微微一惊,没想到邓新岐最后点出的四个字与盱眙翁对他评价相同,这未曾照过面的二人还真有些莫名的缘分。
太子一幕僚听完邓新岐一番话之后,不屑冷笑:“收擂?此刻正是扩大战机乘胜追击的时候,你叫陛下收擂?须知在朝野之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夺嫡之事,从来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的往上走,现在殿下的路刚刚稍微好走了一些,你竟然让殿下马上收住脚步,你是何居心?海婵区区一婢子,殿下叫她来烹碗汤怎么了?难不成就因为她是顾家的婢子,身份就更高贵了?”
此幕僚话音刚落,便又有另一尖嘴猴腮幕僚接话道:“邓公子,在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