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都是家里上了年纪的老人担着水桶去一担一担的挑回来的。
更别说冬天了,路面上冻起来的时候,吃水更是个大问题。
所以大家没人站出来反对,哪怕是这个钱都由大家自己凑,有那么一部分人也是同意的。
另一部分则是担心需要大家出的钱太多,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出不了太多的钱。
但是现在村里已经给解决了大部分了,剩下的一小部分由村里人自己凑,这下大家都没什么担心了。
虽然说是少部分,但最后算下来,每一户都要出八十块钱,这笔钱已经不少了。
而且还说明了,但凡分家的都算一户,以后盖了新房需要接管的,也要出这个钱。
这钱村里拿着,专门用来维护水管的维修,还有专门找一个人来管这一块,每个月可以给补贴。
最后大家都同意了,那关于钱款方面也都解决了。
接下来就是要商量铺设主管的路线和水源的问题。
铺设管道肯定要涉及到部分人家的庄稼地里的问题。这些都是要提前协商的。
还有后面都是要大家来出力,毕竟这钱省一点是一点,找外面的人来铺设,人工都要花不少钱。
农村人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一把子力气,有这钱还不如剩下来,大家少出一些。
想要考虑铺设管道路线,就要先确定水源。
一说到水源,就有很多人觉得直接把村里的老井改建水池是最方便的。
这样离村里近,大家不用出多少力气就可以完成,需要的水管也不多。
可是老一辈的老头老太太其实是舍不得的。
这口老井是长箐大队刚刚集合起来的时候就修建的,算是看着长箐从小孩子长到大人的一个见证者。
后世改建了以后很多老人们其实都还念叨着它。
张安也是听着自家二爷爷说了很多次,自从改建了水池以后,这股水已经不如原来的时候好吃了。
现在这口井里的水烧了这么多年都很少有水锅巴,但是自从改建水池以后,家里的水壶没烧多久就有一层厚厚的水锅巴。
“我觉得老井可以留着,后山的水源并不少,咱们从后山修建水池的话,以后就算咱们村里的娃娃长大了,往村后盖新房,那么水池里的水也能通到家里,相比下来老井选择的位置确实够高,但是咱们要考虑以后的,因为大家盖房子肯定是宁愿用家里的自留山地来盖,不愿意用种大米的良田来